2015年11月29日,沙家浜湿地自然学校第六季湿地野趣亲子游如期举行。
目前,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已成立了湿地宣教部,专门负责湿地科普宣教工作,部门内设置有课程设计、方案制定、带队讲师、后勤接待、宣传推广等职责,为每次科普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沙家浜湿地自然学校的室内教室也已经开始施工改造,预计明年开始,湿地野趣亲子游能同时开始室内和室外活动,活动内容将更为丰富出彩。
此次活动共有来自常熟、苏州等地的13名小朋友带着家长参加。同前几期湿地科普活动一样,第六季湿地野趣亲子游活动也是从清晨的观鸟活动开始。隐湖长廊西侧的小池塘里,越冬的斑嘴鸭数量有了显著的上升,春夏季繁殖出来的小黑水鸡也频繁地在睡莲丛和空心莲子草丛里出现,小鷿鷈依旧喜欢在水面上游弋,时不时还和黑水鸡抢枪地盘,湖中央的芦苇丛里,白头鹎、棕背伯劳、黑尾蜡嘴雀等林鸟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接下来,大家乘船进入了湿地保育区,为了最大程度减小对鸟类的干扰,我们选择了乘客量较多的中型画舫,把游客集中在两艘游船上,其中小朋友坐第一艘船,能够清晰地观察到保育区内的水鸟。在这个寒冷的冬季,保育区开阔的湖面上和温暖的苇荡里,到处是斑嘴鸭的身影。斑嘴鸭喜欢三三两两,成群结队地活动,遇到情况,就会快速地扇动翅膀飞到天空中,远远望去,小朋友都说,它们的肚子白白胖胖的,翅膀很用力地扇着,看上去飞得好吃力呀。苍鹭个头也很大,然而身体修长,飞翔的时候,姿势极为优雅。芦苇丛里,还藏着为数不多的小白鹭,白色的身影在枯黄的芦竹丛里格外显眼。
整个观鸟过程给小朋友和家长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观察学习,小朋友们了解了不同鸟类的生活习性,也知道了为什么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的鸟类,在沙家浜的湿地里出现。
接下来,带队老师带领小朋友们来到湿地科普园。进入冬季,整个科普园显得有些萧条,然而,满地红嫩的榉树叶,反季偷偷开放的贴梗海棠,冒出泥土嫩绿的二月兰,盛开的芦花,黄叶正落冬芽刚出的玉兰,冬季的科普园里还是相当热闹的。园艺工人开始修建树枝,将修剪下来的枝条收集起来,两根或者三根,用绳子绑在一起,做成风铃的架子。红色的榉树叶、赭色的芦花、深灰色的小石子、枯黄的玉兰叶子,金色的银杏叶子,把这些大自然的遗落物收集起来,放到空瓶子里,用绳子串成一个自然小风铃。这个手工活动既锻炼了亲子协作能力,小朋友的动手能力,还能带小朋友们认识自然界的植物,受到了小朋友和家长的一致欢迎。活动结束后,这些风铃也被小朋友们带回了家里,我们鼓励家长和小朋友们一起,在来年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然后在合适的季节,把这些种子,归还到泥土里。
活动最后,带队老师带领小朋友们开展了自然小游戏,在欢笑声中,结束了这次湿地野趣亲子游活动。
自2015年4月以来,沙家浜湿地自然学校坚持每月至少举行一次科普活动,从世界地球日活动,到湿地科普夏令营,到湿地野趣亲子游,在不断的尝试和摸索中,慢慢进步着。接下来,我们也将结合即将建设完成的湿地自然学校室内教室,实践一些新的活动,让我们一起期待新一年活动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