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3日,沙家浜湿地野趣亲子游活动如期举办,此次活动共有7组家庭参加,主要活动内容包括湿地知识科普讲座、湿地观鸟、湿地闻莺、寻找目标植物、湿地开花植物调查等环节。
活动首先是简单的湿地知识科普讲座环节,由湿地公园的工作人员向参加活动的学员们科普湿地小知识,认识沙家浜湿地里常见的几种鸟类,并且带着“这些鸟为什么会生活在沙家浜”这样的疑问,跟着自然学校的志愿者一起出发观鸟。
此次活动的志愿者来着苏州湿地自然学校,志愿者教小朋友使用望远镜,利用望远镜和观鸟手册,去认识湿地里的鸟类。这一次,小朋友和家长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看到斑嘴鸭、珠颈斑鸠、小鷿鷈等鸟类,在一小片睡莲丛里,还看到了正在觅食的黑水鸡,黑水鸡的头顶是红色的,个头不小,它时而在睡莲叶子上踩着步子走来走去,时而又游到水里去,好不快活。
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里有一片保育区,志愿者带着这批特殊的客人,坐船进入了这片极为安逸的区域。在保育区里,小朋友和家长们见到的主要是白鹭、夜鹭和牛背鹭。繁殖期的白鹭头上有华丽的枕羽,像戴着头纱的新娘;茂密的芦竹丛里,三五成群的小白鹭才一丢丢大,嗷嗷待哺,看上去毛茸茸的。夜鹭幼鸟的羽毛看上去很多杂色的样子,头上有一层白色的绒毛,成鸟的羽毛则爽快很多,而且成鸟的眼睛是红色的。牛背鹭的头部是棕褐色的,它们和白鹭、夜鹭一起,时而在天空翱翔,时而姿势优雅地站在芦竹上,成为我们眼中的风景。
在观鸟屋里,工作人员带着小朋友们听了几种鸟的录音,通过图片和鸟鸣,来加深对这几种鸟的认识。之后,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还带着小朋友坐在草地上,安静下来,聆听和辨别周围的鸟叫声,以及来自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干扰,了解人类活动对鸟类的影响。
之后,便是寻找目标植物环节。工作人员收集了十种植物的部件,让小朋友们到周边去把这些植物用手机记录下来,小朋友们通过观察植物的颜色、形状、闻植物的气味、向志愿者和家长咨询植物名称等方式,来记忆这些植物,并且通力协作,一起找到这些植物。
接下来,是湿地里的开花植物小调查,工作人员给小朋友和家长们布置了任务,由家长带着小朋友们,到湿地里去寻找开花植物,通过观察和记录,来认识这些植物。这个环节对家长和小朋友们都是一个小考验。有的家长带着小朋友,去认真观察开花植物的花瓣、花色、叶片、经脉,然后用画笔把这种植物记录下来,小朋友自己组织语言,向大家介绍自己调查到的这种植物。有的小朋友们则两人一组,共同合作,先自己研究,遇到不懂的,再向爸爸妈妈和志愿者请教。有的小朋友年纪比较小,组织语言还不是很擅长,便由妈妈带着,妈妈提问,小朋友回答,通过你问我答的方式,向别的小朋友介绍自己认识的花。
此次活动只是沙家浜湿地自然学校的一个尝试,还存在很多不足,但却给工作人员和学员们带来了很多乐趣。接下来,沙家浜湿地自然学校将继续开展类似的科普宣教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形式多样的课程,向游客展示一个丰富多彩的沙家浜。
保育区里,到处是夜鹭、白鹭和牛背鹭的身影
黑水鸡优哉游哉了许久之后,被小鷿鷈抢了地盘
夜鹭幼鸟已经到了会飞的时候
志愿者教小朋友使用望远镜,戴眼镜的小朋友和不戴眼镜的小朋友,使用望远镜的时候是有区别的哦
除了双筒望远镜,这次活动,还用到了新装备的大单筒
即便是在游客众多的核心游览区,湖边的睡莲丛里,也有不少水鸟的身影
在草地上,小朋友们席地而坐,安静地聆听周围的声音
借助放大镜、手机等工具,小朋友和家长们一起,认识了很多种常见的植物
接受任务,理解任务,执行任务,观察、提问、手绘、介绍,通过这样的活动,小朋友们能学到的不仅仅是关于植物的知识
活动的最后,由人气志愿者小黑嘴向小朋友们颁发此次活动的纪念品
小朋友的自然笔记,笔记里的这三种花,你认识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