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6日,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举行了以“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效率”为主题的第46个世界地球日活动。
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
世界地球日没有国际统一的特定主题,它的总主题始终是“只有一个地球”。今年的4月22日,是第46个世界地球日,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效率”。
围绕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尝试开展了相关的主题活动。此次活动的时间安排在周六的国防教育园场地上,游客现场报名参加。活动的内容包括“亲子DIY:蔬菜花园”和“DIY展示体验:无患子洗洁精”两部分。其中,亲子DIY主要是对用过的一次性纸杯进行装饰,做成小花盆;无患子DIY展示则是向游客推荐,利用大自然的遗落物制作纯天然的清洁剂。
此次活动规模较小,但是活动受到了亲子家庭游客的热列欢迎,小朋友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齐上阵,参与到活动中来。
活动在国防园老师的带领下有序进行。
受我们的启发,小朋友将喝完可乐想要扔掉的杯子拿出来,一起动手制作小花盆。
装上土,种上大蒜苗和多肉叶子,回家摆在窗台上,小朋友们承诺会好好观察它们的成长过程。
煮好的无患子受到了游客的喜爱,家长朋友尝试直接用无患子在手上搓,感受黏黏的汁液变成泡沫的过程。
此次活动的主旨是号召游客利用灵巧的双手对废弃的资源进行再利用。用过的纸杯、塑料杯、饮料瓶,织毛衣剩下的毛线,厨房里发芽的土豆、长出叶子的大蒜、切下来的萝卜头等等,加以利用,都可以做成盆栽,美化环境。通过此次活动,小朋友和家长们还认识了一种江南较为常见的本土植物——无患子,将无患子的果实捡起来,做成纯天然的洗护用品,减少化学药剂对水和泥土的污染。
沙家浜作为国家湿地公园和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也正不断尝试,通过举办一些小型活动,向游客普及湿地、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发挥科普宣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