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28日,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今日国土》杂志社社长柳忠勤,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资源部耕保司原司长潘明才,江苏省土地学会副理事长、《江苏土地》主编姜正杰一行,来沙家浜开展“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考察调研活动,副市长陈惠良、市国土局、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等部门负责人陪同
考察组一行实地考察了沙家浜芦荡湿地公园,了解了湿地公园基本情况、项目建设背景、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等内容;尤其在产业发展、城乡结构调整、生态提升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充分肯定沙家浜湿地公园建设发展成效,同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沙家浜湿地公园是常熟乃至苏州市的氧源地,也是常熟120平方公里城市核心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公园始初期占地500亩,历经多年的投入和建设,以芦苇为主打品种,配套环境绿化生态修复。至2002年沙家浜湿地公园面积已达2500余亩。2008年开始全方位规划建设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约345公顷,湿地公园内物种丰富,且有较大种群数量。据初步调查统计,沙家浜湿地公园有植物种类约300种,其中苔藓类植物11种,蕨类植物7种,裸子植物7种,被子植物202种。有湿地鸟类69种,其中国家级、省级保护种类9种,水禽(包括游禽及涉禽)资源较丰富,种群密度大,冬季水禽数量达三万只。
考察组通过实地考察和听取汇报,对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优势明显,交通位置便利,湿地公园内环境优美,生态修复效果显著。同时座谈会上,柳忠勤介绍了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的基本情况。他表示,沙家浜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迅猛的经济社会发展势头,给调研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沙家浜做好做足文化文章,充分发挥区域特点、优势,把内容丰富、意蕴深刻、源远流长的沙家浜文化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好,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着眼长远、科学谋划,合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