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上午10时,在沙家浜风景区北区芦苇迷宫,几艘渔船正在进行撒网作业。这可不是为了丰富春节市场而进行的生产性捕捞,这是为了维护湿地生态平衡而进行的一次人为“淘汰”。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提升,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吸引了越来越多候鸟前来栖息。这些冬候鸟和夏候鸟基本以小鱼、小虾为食。为了给它们提供充足的食物,沙 家浜风景区每年都会投放一定数量的小鱼苗,让候鸟能尽情地品尝美食。同时,这些鱼类也能起到活水、净化水体等作用。不过这些鱼苗中的一部分躲避捕食长大 后,会以湿地中芦苇、芦竹等水生植物的根茎为食,对湿地生态平衡造成影响。为此,沙家浜风景区每年都会划定不同的区域,请当地渔民将湿地中生长至五六斤重 的大鱼捕捞起来。今年进行大鱼“清理”工作的区域就是北区芦苇迷宫区。
此次捕捞出动了四五艘渔船,10多位渔民光撒网就花了半个多小时。据景区工作人员叶萍介绍,去年景区一共投放了12万元的鱼苗,品种以四大家鱼为主。“我们每年都要捕捞掉一定数量的大鱼。”叶萍说。
随着时间推移,渔民准备工作就绪,马达声响,渔网开始收起,上百条大鱼甩动鱼尾溅起水花阵阵。渔网里也混杂了零星小鱼,这些误捕的小鱼会被放归水中,继续为湿地生态循环作贡献。
最终,渔民共在芦苇迷宫里“清理”掉600多条大鱼。
新闻链接
自2009年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以来,沙家浜风景区始终按照《江苏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进行湿地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建设,积极开展科研监测活动,全面掌握湿地基本情况,目前已打造成一个集湿地保护、湿地旅游与湿地科普宣教于一体的湿地公园。
湿地内候鸟众多。鸟类监测显示,目前已记录到的鸟类较之2009年增加了20种,合计89种,隶属于13目33科。湿地内植物也具多样性,至今已记 录到植物554种,分属138科369属,其中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约38科66属104种。特别是作为公园湿地植被景观的主体,挺水、浮水、沉水及岸边湿 生植物对净化富营养化水体、提高水体自净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