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内容

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员工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时间:2020-3-29 11:12:29 点击:

  核心提示: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础。自然界中每个物种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起着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以及维持自然平衡等作用。如今,随着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比如森林砍伐、...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础。自然界中每个物种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起着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以及维持自然平衡等作用。如今,随着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比如森林砍伐、植被破坏、滥捕乱猎、滥采乱伐等,世界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小时一种的速度消失,而物种一旦消失,就不会再生。消失的物种不仅会使人类失去一种自然资源,还会通过生物链引起连锁反应,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整个生态系统都会发生长时间难以恢复的退化。

有植物学家表示:“一个基因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兴衰,一个物种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一个优良的生态群落的建立可以改善一个地区的环境。”

可以说,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保护了人类文化多样性基础,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为了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153个国家派出代表团参加会议签署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标志着世界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工作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从以往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转入到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自1989年开始建设,特别是2009年申报创建国家湿地公园以来,实施了一系列房屋搬迁、鱼塘整理、土方改造、科普园建设、生态林种植、水系沟通、水位控制、生态清淤、生态护坡、增殖放养、浮岛制作等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完善湿地生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通过各类湿地生境的营造,公园为更多的鸟类提供了栖息的场所,公园内的鸟种也不断增加,截止到2020年2月,公园共记录到137种鸟类,比试点建设前增加了74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1种,分别为鹗、鸳鸯、苍鹰、普通鵟、赤腹鹰、红隼小鸦鹃、日本松鹰雀、灰脸鵟鹰阿穆尔隼和雀鹰,均为试点建设后新记录种。

通过各类湿地生境的营造,公园内的植物种类逐年增加,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植物群落,野生植物和人工栽培植物共存,外来入侵物种得到有效控制。植物的多样性也为昆虫提供了更好的生长环境,保证了生态的平衡。

2019年10月,公园为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开始组建自然记录队伍,12月正式成立了“物种三剑客”,即物种观察员、物种摄影师和物种通讯员三支队伍,国家林草局宣传中心主办的关注森林网”、“森林旅游网”以及中国湿地保护协会主办的“湿地中国网呈现公园内的本土物种。


新的一年,为提高剑客队伍自然记录工作的积极性,公园发布文件,以书面形式提出对自然记录工作的要求,由相关部门进行统计和汇总,年终对表现突出者给予奖励。公园通过鼓励员工记录大自然,帮助员工更好地认识到公园本土的动植物资源,了解其生存状况、科研进展、保护形势及开发利用动态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苏州沙家浜旅游发展有限公司(www.sjbtour.com) © 2020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