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金秋十月,这是收货的季节,农民伯伯们在春夏播下种子,种下小苗,现在,该是收货的时候啦。快来看看,在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里,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们,是如何在生态讲解员的带领下,体验收货的乐趣的吧。
沙家浜湿地野趣亲子游,再次开课啦!
这一期的主题是:餐桌上是湿地植物——水八仙
下面是来自世贸实验小学幼儿园金楷迪家长和我们的生态讲解员张灿提供的活动文字和图片,让我们先睹为快!
由于天气的缘故,我们期待这一次主题亲子活动太久了,久到总在活动微信圈碎碎念“期待老天要给力啊”。终于,在10月15、16日,我们来自世茂实验小学幼儿园大(6)班的28个家庭终于在沙家浜湿地公园相聚,开始了我们的活动行程。
早上8点半,公园大门口,迎接我们的是亲切的张老师、可爱的小洪老师以及时刻微笑着的工作人员。刚看到小洪老师,作为唯一的男老师,孩子们窃窃私语,抱怨他“看着有点凶”,可没等亲子游戏做完,大家立刻就爱上了这个愿意和孩子们分享秘密,一起追着蛤蟆跑,为大家展示大树成长过程“认真而努力”的小洪老师。
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大声呼喊着“大风吹,大风吹,吹的什么风……”,孩子们都互相乐得都停不下来。热身游戏《大树的成长》也许在孩子们看来,仅仅是“剪刀、石头、布”的升级版,但触动家长们心中的却是那句——“不是每一颗种子都能成长为大树,它们需要很多呵护与照顾……”
跟随着带队老师,我们乘上了画舫,在碧波荡漾中缓缓前行。“端午节包粽子,我们是用芦苇、芦竹还是蒲苇的叶子呢?”看着岸边的芦苇,老师们不断地解说并提问。“啊,原来是这样啊”的语句在船舱里此起彼伏。
坐船于孩子们也是一件“兴奋事”,更不用说趴在船边除了欣赏优美的风景外,还能看到白鹭等鸟类。
上岸后,我们来到传说中的“四季田”。四季田中,如今正种植着传说中的“水八仙”。一进园子,孩子们就先是被“水车”所吸引,一个个爬上架子,有模有样地共同努力,体验古人的农耕智慧!无奈宝贝们力气太小,仅有细流涌来,但已经很棒喽!
随后,家长们穿上下水裤进行分组,分入茭白地、芋头地、菱角塘、鸡头米塘,开始劳动。孩子们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爸爸妈妈们到池子劳作,嘴里念叨着“爸爸妈妈加油”,心里却恨不得也能去体验。待爸爸妈妈们把芋头铲到岸上,茭白等采摘到岸上,孩子们终于也有活干啦……
呀,芋头原来是长这样的啊……在一个大根茎上,被泥土包裹着,我们得一个个把它抠下来。看,我的泥巴手!
咦,茭白原来是长这样的啊……它穿着这么多衣服那!
菱角长得真像大牛角,哞! 还有这个是什么?爸爸妈妈们有的也不认识,哦,鸡头米呀。原来白白的鸡头米是长在这样的果实中的……真是大开眼界!
没过一会,我们就收获了一大袋子的茭白、菱角和芋头,带着脏脏的泥巴手和满满的收获喜悦,向湿地自然学校出发。
在学校的教室中,我们观看了湿地的介绍,聆听了餐桌上“水八仙”的介绍,还动手做了属于自己的湿地徽章,并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去新建的观鸟屋观鸟,每一件事都让孩子们觉得好新奇……
我们还在学校享用了刚出锅的菱角,只有“好吃”二字可以形容。
最后,我们在湿地自然学校合影留念,将灿烂的笑脸定格在这一刻……
满满半天的亲子行程结束了。爸爸妈妈们纷纷感叹,如今的沙家浜景色越来越美了,还有那么多寓教于乐的内容,真是不错。也许我们大班的娃还小,尚不能吸收太多关于自然、生态学的知识,但是美丽的自然风景、神奇的“四季田”、可爱的“昆虫旅馆”、新建的观鸟屋,会停留在他们的回忆中,给他们打开一扇别样的窗。
更多活动,请关注沙家浜湿地自然学校官方微博,或沙家浜湿地公园微信公众号。
这里是微博君 这里是微信君
编辑:叶萍